返回首頁

玫瑰花的土壤(玫瑰花的土壤要求)

來源:www.wisdom-airtools.cn???時間:2023-05-09 19:51???點擊:123??編輯:admin???手機版

一、種植玫瑰花對土壤的要求有什么?

1、土壤 種植土壤要求疏松通氣、有機質(zhì)豐富、微酸性、有團粒結(jié)構(gòu)的土壤。

2、溫度 玫瑰生長適溫以日溫22~25度,不超過35度,夜間保持在12-15度,高溫(≧30℃)會造成暫時萎蔫,雖不至死,但植株發(fā)生生理紊亂,嚴重影響生長,對下一階段的生長發(fā)育影響很大,同時花瓣數(shù)減少,形成露心花。

3、光照 玫瑰原產(chǎn)于溫帶,喜陽光,在陰地生長不良,每天要求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長開花,但在夏天高溫季節(jié),可減少到4~5小時。

4、濕度 相對濕度以65%-70%為宜。低濕(≦40%)影響花色,甚至引起外瓣枯焦,且適宜紅蜘蛛、鱗翅目類蟲害發(fā)生和蔓延

二、土壤成因,土壤分類,主要土壤的類型?

土壤 可以分為砂質(zhì)土、黏質(zhì)土、壤土三種類型。

質(zhì)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

黏質(zhì)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

壤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風性能一般。

地球陸地表面土壤種類的分異和組合。與自然地理條件的綜合變化密切相關(guān)。

中國的主要土壤類型有15種。

磚紅壤

分布地區(qū):海南島、雷州半島、西雙版納和臺灣島南部,大致位于北緯22°以南地區(qū)。

形成條件: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26℃,年平均降水量為1600-2000毫米。植被為熱帶季雨林。

一般特征:風化淋溶作用強烈,易溶性無機養(yǎng)分大量流失,鐵、鋁殘留在土中,顏色發(fā)紅。土層深厚,質(zhì)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強酸性。

赤紅壤

分布地區(qū):滇南的大部,廣西、廣東的南部,福建的東南部,以及臺灣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緯22°至25°之間。為磚紅壤與紅壤之間的過渡類型。

形成條件: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溫較磚紅壤地區(qū)略低,年平均氣溫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間,植被為常綠闊葉林。

一般特征:風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磚紅壤,顏色紅。土層較厚,質(zhì)地較粘重,肥力較差,呈酸性。

紅壤和黃壤

分布地區(qū):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qū)以及四川盆地周圍的山地。

形成條件: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黃壤形成的熱量條件比紅壤略差,而水濕條件較好。

一般特征:有機質(zhì)來源豐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質(zhì)少,土性較粘,因淋溶作用較強,故鉀、鈉、鈣、鎂積存少,而含鐵鋁多,土呈均勻的紅色。因黃壤中的氧化鐵水化,土層呈黃色。

黃棕壤

分布地區(qū):北起秦嶺、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長江,西自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東至長江下游地帶。是黃紅壤與棕壤之間過渡型土類。

形成條件:亞熱帶季風區(qū)北緣。夏季高溫,冬季較冷,年平均氣溫為15-18℃,年降水量為750-1000毫米。植被是落葉闊葉林,但雜生有常綠闊葉樹種。

一般特征:既具有黃壤與紅壤富鋁化作用的特點,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點。呈弱酸性反應(yīng),自然肥力比較高。

棕壤

分布地區(qū):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

形成條件: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氣溫為5-14℃,年降水量約為500-1000厘米。植被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

一般特征: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強烈,還產(chǎn)生較明顯的淋溶作用,使鉀、鈉、鈣、鎂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積。土層較厚,質(zhì)地比較粘重,表層有機質(zhì)含量較高,呈微酸性反應(yīng)。

暗棕壤

分布地區(qū):東北地區(qū)大興安嶺東坡、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等地。

形成條件:中溫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冬季寒冷而漫長,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是溫帶針闊葉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一般特征:土壤呈酸性反應(yīng),它與棕壤比較,表層有較豐富的有機質(zhì),腐殖質(zhì)的積累量多,是比較肥沃的森林土壤。

寒棕壤(漂灰土)

分布地區(qū):大興安嶺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寬南面窄。

形成條件:寒溫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為-5℃,年降水量450-550毫米。植被為亞寒帶針葉林。

一般特征:土壤經(jīng)漂灰作用(氧化鐵被還原隨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鐵、鋁氧化物與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積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層薄,有機質(zhì)分解慢,有效養(yǎng)分少。

褐土

分布地區(qū):山西、河北、遼寧三省連接的丘陵低山地區(qū),陜西關(guān)中平原。

形成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1-1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植被以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為主。

一般特征:淋溶程度不很強烈,有少量碳酸鈣淀積。土壤呈中性、微堿性反應(yīng),礦物質(zhì)、有機質(zhì)積累較多,腐殖質(zhì)層較厚,肥力較高。

黑鈣土

分布地區(qū):大興安嶺中南段山地的東西兩側(cè),東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遼河的分水嶺地區(qū)。

形成條件: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植被為產(chǎn)草量最高的溫帶草原和草甸草原。

一般特征:腐殖質(zhì)含量最為豐富,腐殖質(zhì)層厚度大,土壤顏色以黑色為主,呈中性至微堿性反應(yīng),鈣、鎂、鉀、鈉等無機養(yǎng)分也較多,土壤肥力高。

栗鈣土

分布地區(qū):內(nèi)蒙古高原東部和中部的廣大草原地區(qū),是鈣層土中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土類。

形成條件: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6℃,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草場為典型的干草原,生長不如黑鈣土區(qū)茂密。

一般特征:腐殖質(zhì)積累程度比黑鈣土弱些,但也相當豐富,厚度也較大,土壤顏色為栗色。土層呈弱堿性反應(yīng),局部地區(qū)有堿化現(xiàn)象。土壤質(zhì)地以細沙和粉沙為主,區(qū)內(nèi)沙化現(xiàn)象比較嚴重。

棕鈣土

分布地區(qū):內(nèi)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爾多斯高原,新疆準噶爾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緣,是鈣層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帶過渡的一種土壤。

形成條件:氣候比栗鈣土地區(qū)更干,大陸性更強。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150-250毫米,沒有灌溉就不能種植莊稼。植被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

一般特征:腐殖質(zhì)的積累和腐殖質(zhì)層厚度是鈣層土中最少的,土壤顏色以棕色為主,土壤呈堿性反應(yīng),地面普遍多礫石和沙,并逐漸向荒漠土過渡。

黑壚土

分布地區(qū):陜西北部、寧夏南部、甘肅東部等黃土高原上土壤侵蝕較輕,地形較平坦的黃土源區(qū)。

形成條件:暖溫帶半干旱、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8-1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與黑鈣土地區(qū)差不多,但由于氣溫較高,相對濕度較小。由黃土母質(zhì)形成。植被與栗鈣土地區(qū)相似。

一般特征:絕大部分都已被開墾為農(nóng)田。腐殖質(zhì)的積累和有機質(zhì)含量不高,腐殖質(zhì)層的顏色上下差別比較大,上半段為黃棕灰色,下半段為灰?guī)Ш稚?,好像黑壚土是被埋在下邊的古土壤?/p>

荒漠土

分布地區(qū):內(nèi)蒙古、甘肅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等地區(qū),面積很大,差不多要占全國總面積的1/5。

形成條件: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qū)不到100毫米。植被稀少,以非常耐旱的肉汁半灌木為主。

一般特征:土壤基本上沒有明顯的腐殖質(zhì)層,土質(zhì)疏松,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幾乎全是砂礫,碳酸鈣表聚、石膏和鹽分聚積多,土壤發(fā)育程度差。

高山草甸土

分布地區(qū):青藏高原東部和東南部,在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脈。

形成條件:氣候溫涼而較濕潤,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高山草甸植被。

一般特征:剖面由草皮層、腐殖質(zhì)層、過渡層和母質(zhì)層組成。土層薄,土壤凍結(jié)期長,通氣不良,土壤呈中性反應(yīng)。

高山漠土

分布地區(qū):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侖山脈和帕米爾高原。

形成條件:氣候干燥而寒冷,年平均氣溫-10℃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可達-40℃,年降水低于100毫米。植被的覆蓋度不足10%。

一般特征:土層薄,石礫多,細土少,有機質(zhì)含量很低,土壤發(fā)育程度差,堿性反應(yīng)。

三、土壤燃燒對土壤的傷害?

 1、大氣污染

焚燒秸稈最大危害就是污染大氣,因為在焚燒秸稈的時候會產(chǎn)生大量的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等,還有各種有害物質(zhì),同時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也比正常情況高很多,這樣對人的眼睛鼻子都有一定的刺激。之前了解到了歷史上最嚴重的的霧霾,大家對于空氣污染應(yīng)該重視起來。

2、火災(zāi)

焚燒秸稈的時候假如遇上大風,可能火勢不受控制,甚至于點燃周圍的物體,甚至于將山都燒掉了,只要引起大火就很難控制,尤其不要在大山附近燒火,鬧不好可能出大問題。

3、交通事故

焚燒秸稈可能會引起交通事故,因為其中彌漫的煙霧會讓空氣能見度持續(xù)下降,可能影響到正常鐵路的運營,搞不好就出交通事故。

4、降低土壤肥力

焚燒秸稈不僅不會讓土地更肥,反而會讓耕地更加荒蕪一些,土壤肥力受到了相應(yīng)的影響,營養(yǎng)大量流失對土壤很是不利。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燃燒一次秸稈可能讓土壤肥力下降0.2—0.3個百分點,假如通過秸稈還田生成,可能需要5-10年的時間。

5、消耗土壤微生物

通過燃燒秸稈,農(nóng)田當中的微生物都被燒死了,最終農(nóng)田可能會變得板結(jié)很難種植。

6、加重病蟲害

焚燒秸稈可能讓部分病蟲害減少,同時其他病蟲害反而更加嚴重一些,比如毛毛蟲黑粉病等等可以會在田地當中相當猖狂。

7、影響作物產(chǎn)量

假如在焚燒秸稈的田地當中種植作物,可能導(dǎo)致產(chǎn)量有所下降,根據(jù)科學(xué)研究,秸稈焚燒土壤不實惠玉米大豆生長,這對于作物是相當不利的。

四、新鮮土壤和干燥土壤的區(qū)別?

新鮮土壤一般指從田間采集后馬上進行分析測試所用的土壤樣品,常用于對二價鐵、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等在風干過程中會發(fā)生顯著變化的成分的分析,較能真實地反映土壤在田間自然狀態(tài)下的某些理化性狀。新鮮樣品不宜貯存。

干燥土壤指從田間采集后置于干凈的室內(nèi)通風處攤開直至自然風干,嚴禁暴曬,注意酸、堿、灰塵、氣體等可能影響檢測結(jié)果的污染源,風干過程要經(jīng)常翻動土樣、捏碎大土塊、剔除石塊等土壤以外的侵入體。

風干土樣可以分析土壤養(yǎng)分、有機質(zhì)等理化性能指標。

五、土壤墑情對土壤耕作的影響?

如果土壤墑情好那么土壤的水分和養(yǎng)分就比較充足,這樣才能保證種子的發(fā)芽率和以后的生長情況。

六、土壤化學(xué)的土壤膠體特性?

土壤膠體除具有與其化學(xué)組成相對應(yīng)的一般性質(zhì)外,還有下述特性:①顆粒細小,因而表面積大。

土壤膠體的表面有內(nèi)、外之分:內(nèi)表面指無機膠體中具有膨脹性的粘粒礦物晶層間的表面;外表面指粘粒、有機膠體和游離氧化鐵、鋁的表面。

土壤無機膠體晶核表面積與粘粒礦物的種類而異(表 2)。

土壤膠體的巨大表面積使土壤具有物理吸附性能。

②帶電荷。

電荷的正、負取決于膠體物質(zhì)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

硅酸鹽、水鋁石和胡敏酸的膠體表面帶負電荷,鐵、鋁水合氧化物和蛋白質(zhì)的電荷性質(zhì)視分散介質(zhì)的pH而定,可帶正電荷,也可帶負電荷,稱兩性膠體。

土壤膠體的帶電性,使土壤具有離子吸附性能,對保蓄土壤養(yǎng)分有很大作用。

③分可逆膠體與不可逆膠體。

土壤膠體顆粒分散在水介質(zhì)中處于彼此分開狀態(tài)時的溶膠或水溶膠,在受到干燥、升溫、凍結(jié)、電解質(zhì)和長期貯存等諸因素中某一因素的影響時,其表面的電荷量和水膜厚度會趨向減少并逐漸凝聚成疏松雪片狀沉淀的凝膠。

凝膠中容有大量水分(分散介質(zhì))的稱親水膠體,反之,稱疏水膠體。

在促使溶膠成為凝膠的因素消失以后,親水膠體的凝膠通??芍匦伦?yōu)槿苣z,而疏水膠體則不易。

前者稱可逆膠體;后者稱不可逆膠體。

二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強土壤團聚體的穩(wěn)定性。

七、土壤酶與土壤生命的關(guān)系?

土壤酶與土壤生命 關(guān)系 就像是水與魚的關(guān)系

八、土壤的功能?

土壤聽著簡單,其實它的作用太多了。最重要的有一下幾個方面:一是土壤和水共同維護植物的生命起到了固定植物作用。

二是土壤中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土壤就提供植物足夠的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保證了植物能夠茁壯成長,碩果累累,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質(zhì)資源。

三是地面污水在下滲的過程中土壤能夠自然過濾污水,凈化水資源。

九、土壤的層次?

發(fā)育良好且未經(jīng)擾動的土壤剖面大致可分三層。最上層是表土層,又稱淋溶層(A層);第二層是心土層,又稱淀積層(B層),第三層是底土層,又稱母質(zhì)層(C層),有時為潛育層(如沼澤土、草甸土的潛育層)。另外,山地土壤在母質(zhì)層之下多為母巖層(D層)。

1、表土層的生物積累作用較強,含有較多的腐殖質(zhì),肥力較高。耕作土壤的表土層,又可分為上表土層與下表土層。上表土層又稱耕作層,為熟化程度較高的土層,其肥力、耕性和生產(chǎn)性能最好;下表土層包括犁底層和心土層的最上部分(又稱半熟化層)。表土層的作用是生長植物,為植物提供有利的生長環(huán)境,表土層有機質(zhì)豐富,這層土壤里植物根系最密集。

2、心土層位于表土層與底土層之間,通常是指表土層以下至50厘米左右深度的土層。在耕作土壤中,心土層的結(jié)構(gòu)一般較差,養(yǎng)分含量較低,植物根系少。但是,心土層是起保水保肥作用的重要層次,是生長后期供應(yīng)水肥的主要層次。

3、底土層幾乎未受耕作影響,根系極少。在耕作土壤中如果底土層質(zhì)地粘重、緊實,可起到一定保水、保肥作用;如果質(zhì)地較輕、結(jié)構(gòu)松散,則易于漏水、漏肥。

十、水星的土壤?

確切的說火星、水星沒有土壤,土壤的定義是:陸地表面由礦物質(zhì)、有機物質(zhì)、水、空氣和生物組成,具有肥力,能生長植物的未固結(jié)層。

而土星、水星沒有生物。

水星沒有厚的大氣層。

所以火星和水星沒有土壤。

但火星和水星由于大氣和太陽照射的熱脹冷縮,會有有風化作用,所以火星和水星上有塵埃層。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