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魚塘養(yǎng)殖鱸魚需要注意什么?

來源:wisdom-airtools.cn???時間:2023-04-18 10:58???點擊:282??編輯:admin???手機版

? 1、用來養(yǎng)殖鱸魚的池塘有條件的最好經過干塘、清淤和暴曬,尤其是多年養(yǎng)殖的舊塘。在放苗前半個月進行一次消毒,每畝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帶適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經干塘暴曬的,還要每畝使用30公斤茶麩打碎浸水全塘潑灑,以徹底清除遺留的兇猛雜魚。消毒后的池塘經濾網納入新鮮水,每畝施放3公斤復合肥進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質微綠色或微褐色則可投苗。

2、經中間培育的魚種已達10厘米,每畝放養(yǎng)2500尾為好,300天的讓亮養(yǎng)殖期畝產量可達1200―1500公斤。投苗過密,池塘容易老化和發(fā)生魚病,難以進行持續(xù)性生產。

由于高密度養(yǎng)殖投餌多,坦?jié)B寬鱸魚又很少尋食塘底的剩餌,故每畝要投放100尾鯽魚和30尾花鰱和白鰱,以減輕水質的污染和增加養(yǎng)殖效益。

3、鱸魚暴食,適當控制投餌量,有利于降低成本、減少腸胃病的發(fā)生和水質的污染。投餌要做到定時、定點、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別在上午的7―9時和下午的4―6時,日投喂量約為魚體重量的5%。要堅持馴食的習慣,在塘中搭一餌橋,每次投餌敲擊餌橋或潑響塘水,招呼魚群游來搶食,有利于觀察魚群的進食和健康狀況,方便采取應變措施。鱸魚搶食水中懸浮的飼料,下沉后不再攝食,因此投喂小雜魚應耐心慢慢投喂,顆粒飼料則應用浮性飼料。

4、鱸魚的高產養(yǎng)殖也就是高密度養(yǎng)殖,保持水質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換水,特別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換水量要達30%以上;勤增氧,魚苗期可適當開動增氧機,隨著魚體的長大開動增氧機的次數(shù)愈趨頻繁,尤其是在高溫天氣和養(yǎng)殖后期,夜晚可開動部分增氧機,白天則要開動全部增氧機,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制劑,高密度養(yǎng)殖帶來塘底大量的殘餌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濃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氣,尤其是高溫天氣喊好更為嚴重,這是魚病產生的重要原因,適當施放生物制劑讓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保持良好水質。

【幼苗養(yǎng)殖需要注意的事項】:

入箱時注意溫差,溫差如果大于3度,幼苗直接入箱會造成大批量死亡。

魚苗入箱后即時消毒,同時內服增強抵抗力藥物。若鏡檢有寄生蟲的須及時殺蟲。

入箱3小時后即可開始投喂,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每天投喂5到6次。

每隔5到7天須過篩分箱。

【成魚養(yǎng)殖注意事項】:

通過約4到5次過篩分箱,魚苗基本達到3寸以上后即可開始進行成魚養(yǎng)殖,這時每箱投放魚苗2500―4000尾。

成魚養(yǎng)殖期間,投喂量保持在1%左右,最大不超過2%,投喂次數(shù)以日投2次為宜,有條件的可以全程在飼料中添加鮮魚,如此在保證魚長勢良好的情況下也能減少病害。

【鱸魚的簡介】:

中文里共有四種魚類都可以被稱為鱸魚,分別是:海鱸魚,學名日本真鱸,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匯處。松江鱸魚,也稱四鰓鱸魚,屬于降海洄游魚類,最為著名。大口黑鱸,也稱加州鱸魚,從美國引進的新品種。河鱸,也稱赤鱸、五道黑,原產新疆北部地區(qū)。 本詞條著重介紹其中的第一種海鱸魚(日本真鱸、花鱸),另外三種鱸魚將在詞條最后加以介紹、區(qū)分,以免混淆。 日本真鱸,商品名為海鱸魚,又稱花鱸、七星鱸、鱸鮫,地方名有寨花、鱸板、四肋魚,等等。 主要分布于中國、朝鮮及日本的近岸淺海;中國沿海均有分布,喜棲息于河口,亦可上溯江河淡水區(qū)。 國內以東海舟山群島、黃海膠東半島海域產量較多,為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fā)展海水養(yǎng)殖的品種。

【分布范圍】: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體中均產, 東海、 渤海較多。

【營養(yǎng)價值】:

鱸魚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yǎng)成分,指配伍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鱸魚能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還可以治胎動不安、產后少乳等癥。準媽媽和產后婦女吃鱸魚,既可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yǎng)過剩而導致肥胖。另外,鱸賣明魚血中含有較多的銅元素,銅是維持人體神經系統(tǒng)正常功能并參與數(shù)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功能發(fā)揮的不可缺少的礦物質。

【外形體態(tài)】:

體長,側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鈍圓;頭中等大,略尖。體長可達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以上。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頷稍突出于上頷,上頜伸達眼后緣下方。兩頜、犁骨及口蓋骨均具細小牙齒。前腮蓋骨的后緣有細鋸齒,其后角下緣有3個大刺,后鰓蓋骨后端具1個刺。

【食用價值】:

鱸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yǎng)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唯或止咳之 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鱸魚還可治胎動不安、產生少乳等癥,準媽媽和產生婦女吃鱸魚是一種既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yǎng)過剩而導致肥胖的營養(yǎng)食物,是健身補血、健脾益氣和益體安康的佳品,鱸魚多為清蒸以保持營養(yǎng)價值。

鱸魚血中還有較多的銅元素,銅能維持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的功能并參與數(shù)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的功能發(fā)揮,銅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鱸魚來補充。

鱸魚又稱花鱸、七星鱸,在分類學上屬鱸形目、 脂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長于沿海,有別于 淡水生長的加州鱸和桂花鱸,故又稱為海鱸

。鱸魚為兇猛肉食性魚類,天然以小魚蝦為食,人工養(yǎng)殖以高檔膨化料為主食少量用魚仔。海鱸屬廣鹽性魚類,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廣、 抗病力強等特點,現(xiàn)將健康養(yǎng)殖技術介紹如下。

1、池塘要求與放苗準備

1)池塘 每口池塘的面積以8~12畝、水深2m左右為宜。池塘過小,水體窄,溶氧不足,難以高產;池塘過大過深,不利生產操作。池塘最好設進、排水閘,分別通向進、排水河,不重復使用養(yǎng)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2)

機械配備 每1.2~1.5畝水面配備1臺增氧機,這是高產養(yǎng)殖的基本條件;池塘需配置抽水機,以保證隨時可更 換新水,沒有進、排水閘的池塘更有必要;此外需配置柴油發(fā)電機以防停電池塘缺氧。

3)清塘 用來養(yǎng)殖鱸魚的池塘要經過干塘、清淤和曝曬,尤其是碧枯多年養(yǎng)殖的舊塘。在放苗前半個月進行1次消毒,每畝施放生石灰75kg或使用0.02‰漂白粉帶適量池水消毒謹慧者。如果未經干塘曝曬的,還要使用茶麩打碎浸水全塘潑灑,以徹底清除野雜魚。

4)插網 用細網將池塘分小,便于魚苗吃食。

5)培水 消毒后的池塘經濾網納入新鮮水(80cm左右),施放部分復合肥培育浮游生物。

2、魚苗選購與培育

1)魚苗選購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為放苗時間,廣東養(yǎng)殖鱸魚所需的魚苗基本是在福建孵化并淡化后直接運到珠海斗門用網箱暫養(yǎng)出售,一般在2~3cm大小。選苗注意均勻度不

一定要貪大,另外要注意“黑身”魚苗,該魚苗由于運輸應激成活率低。

2)魚苗放養(yǎng) 一般放養(yǎng)密度約8000尾/畝,一般選擇晴天中午放苗(此時水溫、溶氧較高可減少魚苗不適),魚苗經帶水消毒后放入已準備好的網格里。由于高密度養(yǎng)殖投餌多,鱸魚又很少尋食塘底的剩餌,故拆網后每畝要投放少量鯽魚、羅非或鳊魚(雜食性),并搭配少量花鰱(濾食性),以減輕水質的污染并能增加養(yǎng)殖效益。

3)魚苗培育 放苗后要開足增氧(最好用散氣石底部增氧),第一天一般不投餌料,一天后逐步開始投料訓食,要求定點定時,一般四餐,開口餌料以水蛛最好,也可以魚漿混和部分鰻魚飼料開口,到魚苗5~6cm時可以逐步投喂膨化料,魚苗階段喂料要適當添加防腸炎類藥,魚苗逐步長大后網格隨之逐步拆除。

3、管理與病害防治

1)日常管理

(1)投餌 鱸魚易暴食,應適當控制投餌量,有利于降低成本、減少腸胃病的發(fā)生和水質的污染。投餌要做到定點、定時、定量,一般日投喂2餐,分別在早晨的6~7點和傍晚的6~7點,一般在塘中搭一餌橋,每餐正常投喂至八成飽為宜。如遇高溫、變天應適當減少投餌量,每次投餌注意觀察魚群的進食和健康狀況,以便 及時采取應變措施。

(2)水質管理 鱸魚的高產養(yǎng)殖也就是高 密度養(yǎng)殖,保持水質清新和溶氧充足十分重要,主要方法,一是勤換水,特別是在中后期;二是勤增氧,魚苗期可適當開動增氧機,隨著魚體的長大開動增氧機的次數(shù)愈趨頻繁,尤其是在高溫天氣和養(yǎng)殖后期,要開動全部增氧機,保持塘水的溶氧充足;三是施放生物制劑,高密度養(yǎng)殖帶來塘底大量的殘餌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濃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氣,尤其是高溫天氣更為嚴重,適當施放生物制劑可以有效降解氨氮和亞硝酸鹽,保持良好水質。另外,還要做好消毒與殺蟲工作,一般每15d消毒1次,頻率視魚吃食情況而定。

(3)巡塘 白天主要觀察吃食增減情況來判斷鱸魚健康情況,一般魚有不適最先反應在吃食上面,另外巡查有無魚游水,大量發(fā)病前一般有少量幾條魚游水,此時是看病與用藥的最佳時期也是關鍵期。晚上,特別是下半夜2~3點鐘要巡查增氧機運轉情況。 防盜:每年都會發(fā)生偷魚事件,所以養(yǎng)殖中后期一定要注意防盜,一般辦法是魚塘晚間應保持照明充足,魚塘設置柵欄,條件寬裕的可裝監(jiān)控設備。

2)病害防治

(1)氨氮、亞硝酸鹽中毒高溫天氣時,水中的氨氮高,甚至產生亞硝酸鹽,會致使鱸魚缺氧中毒吃食減少嚴重時出現(xiàn)死魚。主要癥狀:鰓絲暗紅,吃食減少。防治方法:施放絮凝劑吸附水中氨氮,施放底質處理劑降減氨氮;放出部分老水,注入新水,注水時要避免直接沖起塘底污物加速魚的死亡;發(fā)病

許多從祥薯事海灣扇貝蝦池保苗的漁民效益不佳,除了受氣候變化影響以外,主要原因是技術操作方面出現(xiàn)問題。要提高今年扇貝蝦池保苗的經濟效益,應當以提高商品苗種質量和保苗成活率為重點,走出以下六個誤區(qū)。

1、蝦池環(huán)境條件不適 水深不足1.2m

,日換水能力10%以下;蝦池底質為軟泥底,池沿沒有壓實,池水遇大風容易混

濁,堵塞苗袋網孔;肥水過早造成池水中餌料老化,鉤蝦或者原生動物大量繁殖;蝦池面積與保苗數(shù)量不匹配,保苗密度過大,后期造成餌料短缺。這些因素都能影響貝苗生長速度,導致成活率降低。

2、稚貝出池時間過早 盲目追求早苗,稚貝進入蝦池后水溫長期處在13℃以下而且不穩(wěn)定,貝苗新陳代謝強度低,生長緩慢,如有脫落,重新附著較困難。一旦遇到冷空氣活動,水溫甚至降到8℃左右,導致稚貝呈閉殼狀態(tài),從而影響生長和存活。

3、稚貝質量不良 稚貝規(guī)格400μm以下,攝食不良,活力差,附著不牢固,未經降溫增光鍛煉,進入蝦池后常常不能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保苗成活率極低。應當注重詢問育苗親貝來源規(guī)格、 促熟時間、培育條件、用藥情況、 投餌品種等問題,并結合顯微鏡檢查、肉眼觀察、擺動試驗、降溫試驗等方式,檢查貝苗附著、攝食、活力、規(guī)格等指標,對稚貝苗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4、稚貝出池計數(shù)不準 主要是取樣沒有代表性,在附苗密集區(qū)多取點,非密集區(qū)不取或者少取,每個點又只取附苗多的水層或部位,附著基總數(shù)包括底簾,但取樣時不??;其次是甚至在計數(shù)時做手腳,故意多報附著基數(shù)量。這些現(xiàn)象導致所計出的數(shù)量遠遠超出了育苗池中稚貝的真實數(shù)量。因此20m3以下的育苗池至少取樣4~5點,大池要取6點以上,同時用 眼點幼蟲數(shù)和變態(tài)率作為參考。

5、日常管理粗放 不及時沖刷苗袋浮泥,導致袋內外水質、餌料交換不良;分袋倒袋不及時,苗袋內貝苗擁擠,出現(xiàn)兩極分化,體質變弱;操作時動作過猛,將袋壁及附著基上的稚貝刷洗下來,堆積到苗袋一角,互相咬合致死。其次是分苗時貝苗在塑料盆中長時間積壓缺氧,干露時間太長,分苗后長時間不能重新分散附著到苗袋上。

6、水質條件惡化 保苗期間日換水率應當隨著貝苗的生長逐漸增加,當原生動物大量繁殖或者單胞藻老化死亡使水色突變時,要立即大換水;透明度保持在60~80cm,超過80cm,要適量追施無機肥料。保苗時間超過25d則進入危險期,此時水溫升高,餌料常常難以滿足大規(guī)格貝苗的攝食需要,從而影響貝苗分泌足絲,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要提倡及時入海。 海灣扇貝蝦池保苗的六個誤區(qū) 。 (2)腸炎病 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擠壓腹部有淡黃色粘液流出。主因投喂變質飼料或過量投喂引起。治療時先減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廣普抗菌藥拌餌投喂3~5d一般可痊愈。 (3)出血病 病魚的胸鰭、背鰭基部紅腫并充血,病魚行動遲緩,攝食下降。此病為病毒感染,傳染性較強。治療上可使用病毒靈、氟哌酸混合拌餌投喂,連續(xù)6d。同時對池塘用強氯精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xù)3d。 (4)水霉病 此病多發(fā)生在水溫較低的冬春季節(jié),病魚體表傷口處附著灰白色棉絮狀菌絲體,魚體虛弱無力,慢慢死亡。 此病感染后傳播較快,預防可以抽部分地下水保持咸度,和多加水以保持水溫。此病特定環(huán)境下容易發(fā)生,使池塘水環(huán)境改變并保持魚體營養(yǎng)充足提高抗病力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5)車輪蟲、斜管蟲、聚縮蟲病多發(fā)生在中間培育階段魚的體表和鰓絲。癥狀為魚體消瘦,體色變黑,口端糜爛,一年四季均有發(fā)病。預防上多采用換水,改良水質。治療可用用0.02~0.025‰的福 爾馬林全塘潑灑。一般寄生蟲容易引起繼發(fā)性細菌感染,所以殺蟲后一般要消毒。 (6)肝膽綜合癥 主要表現(xiàn)為吃食減少,逐步有魚游水并出現(xiàn)不明死亡。主要原因是高密度養(yǎng)殖下藥物施放頻繁,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在魚體中慢性積累,導致魚體器官功能失調和組織損傷;長期過量投喂,魚體肝臟長期超負荷致代謝失調甚或代謝紊亂所致。防治主要是調控好水環(huán)境,科學投喂,定期用一些疏肝利膽類中草藥拌料投喂有一定預防作用。

惠菌聚EM活性菌在水產上的作用

* 控制水環(huán)境中氨、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含量,調控養(yǎng)殖池微生物生態(tài)結構;

* 增強水產動物免疫功能,預防病害,增進健康,降低發(fā)病率及死亡率;

* 促進生長發(fā)育、增重,增加產量;

* 無污染,成本低,收效大,改善肉質;

* 凈化水質,改善環(huán)境,延長換水間隔。

* 減少病原菌,平衡微生態(tài),減少藥物的使用,保障環(huán)境安全;。

水質,溫度,水里的微生物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