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木耳怎么種出來的 木耳是怎么長出來的?

來源:www.wisdom-airtools.cn???時間:2023-04-13 06:45???點擊:176??編輯:admin???手機版

木耳怎么種出來的 木耳是怎么長出來的?

1、其實木耳就是一種菌類,一輩子潮濕地帶生長比較多。它們主要寄生在陰濕、腐朽的樹干上,生長在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在樹皮下可以形成扇狀菌絲體。它的外形比較扁平,耳片烏黑光潤,很像人耳,故名木耳,也被稱為黑木耳。

2、種植黑木耳的場地,可以選擇向陽且背風的位置,而且海拔要在1000m以下。這種地方見光的時間長,環(huán)境比較溫暖。注意晝夜溫差不能太小,一定要溫差小濕度大,還要距離水源比較近。

3、種植木耳的菌種主要有枝條菌種和鋸木屑菌種,枝條菌種是將枝條切成1.5cm長的小段,直徑為1cm,然后適當添加米糠、蔗糖等,再在瓶子里面進行高壓滅菌,接入母種,溫度一定要調整到25-28°C,培育1個月左右菌絲就可以長滿瓶。鋸木屑菌種就是用鋸木屑和麥麩進行配制成為培養(yǎng)基。

1、木耳是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頭,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來的木頭,制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在上面鉆孔,植入菌,就能生長出來,然后采摘上市。

2、黑木耳屬于腐生性中溫型真菌。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但以22~32℃最適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實體,但以20~24℃最適宜,河南省盧氏縣就是因為良好的天然環(huán)境造就了盧氏黑木耳為其地理保護產品。菌絲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 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長,子實體形成時要求耳木含水量達7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90%~95%。

木耳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

黑木耳栽培方法

黑木耳人工栽培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促進了鋸木屑栽培技術的發(fā)展。利用鋸木屑栽培黑木耳,能夠節(jié)省大量木材,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是很有經濟價值的栽培方法。

應用鋸木屑栽培生產黑木耳,其栽培形式,大致有以下三種:

1、瓶內料塊栽培法:瓶內料塊栽培法,簡稱瓶栽法。將菌絲已經長滿瓶的鋸木屑栽培種,移至低溫培養(yǎng)室或保護設備里,取掉瓶蓋,使瓶口向上,整齊排列。室內溫度保持在20―28℃之間,空氣相對濕度要控制在80―95%左右。

2、磚形料塊栽培法:將生長有大量黑木耳菌絲體的培養(yǎng)料從瓶中挖出,放在鋪墊了塑料薄膜的小木箱中。裝箱時可同時摻進一些消毒過的新鮮木屑,有助于增加栽培材料的養(yǎng)分,能延長產耳時間,提高產量。用木板把栽培料壓實、壓平,使厚度在7―10厘米左右,移至22―28℃的溫室中再培養(yǎng)一周。當菌絲體已經恢復發(fā)育并重新聯(lián)結成一體時,從木箱中倒出來,用刀切割成磚形的塊狀體,其體積應略小于建筑用磚。把這些磚形的料塊側立于事先挖好的露天淺坑里??由?5厘米,寬1米左右,長度根據(jù)需要而定??拥卒伾弦粚訚崈舻纳白?。料塊之間要留有一定空隙。;最后在坑上面用塑料薄膜覆蓋。料塊入坑之后,可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揭開塑料薄膜噴清水一次,使料塊保持在“不干不濕”的狀態(tài)。依天氣情況,可在中午前后揭開覆蓋物進行通風換氣。待子實體已大量形成時,應每天噴水兩次,水量適當增加,控制適宜的濕度,同時要注意調節(jié)空氣和光照條件,促進子實體的迅速生長。 在黑木耳栽培過程中,常有雜菌和蟲害發(fā)生,而造成生產上的損失。特別是在管理粗放和高溫高濕下,往往病蟲害發(fā)生嚴重,甚至無收。 常見的黑木耳害蟲有魚兒蟲、殼子蟲、米象、蛞蝓、小馬陸、彈尾蟲、蓑衣蟲;危害黑木耳的常見雜菌有碳困、革耳、云芝、木霉、青霉、裂褶菌、朱紅菌等。 防治黑木耳病蟲害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從而提高黑木耳本身的抗病蟲害能力,減少病蟲孽生條件和藥劑防治三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如下: (一) 提高黑木耳本身搞病蟲能力; 1、選育優(yōu)質高產,抗逆力強的菌種。 2、創(chuàng)造適宜黑木耳生長的溫度、濕度條件和營養(yǎng)條件,使黑木耳本身具有較強的與雜菌競爭的能力。 (二) 減少病蟲害生長條件: 1、清理好耳場。耳棚周圍及走道應每周一次用多菌靈或菇霉靈液噴霧保持栽培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減少雜菌污染的機會。 2、耳房、耳場必須通風良好,排水便利。 3、必需嚴格搞好耳場內和栽培房及滅菌、接種等各環(huán)節(jié)的消毒工作。 3、1 、滅菌。 裝完袋需經過滅菌后才能接種黑木耳。目前常用土蒸鍋滅菌,一次可滅菌500~800袋。滅菌時鍋內材料不能排列過密,以便蒸汽流動暢通,滅菌徹底。滅菌時間為8~12小時。滅菌時要防止漏氣;否則鍋內達不到需要的溫度影響滅菌效果。 3、2、接種。 接種室大小可根據(jù)接種量而定,一般每5-6平方米可接種1萬袋。有條件可設置一個冷卻間,滅菌后的料袋在冷卻間冷卻到30℃左右時即可接種。 接種前1-2天要對接種室消毒,具體方法: ①將白灰在接種室內四處揚撒。 ②放置5-6堆硫磺和鋸未混合物點燃熏24小時。 ③用甲醛5-10毫升和5克高錳酸鉀混合熏24小時。 接種前,對鑷子、接種鉗等接種工具應用75%酒精擦拭后點燃消毒,操作人員要用肥皂洗手,并用醫(yī)用酒精擦拭。接種時將菌種弄成玉米粒大小,用鑷了夾出,一手打開培養(yǎng)袋棉塞,一手將菌種放人袋內。一般在培養(yǎng)孔放4-5塊,在袋上部周圍放4-5塊,然后用手在外面按一按,使茵種和培養(yǎng)料充分接觸。便于萌發(fā)。最后塞上棉塞。 4、對感染性強的污染耳木,菌袋、菌瓶,菌磚應隔離和燒毀。 (三)、藥劑防治: 1、用2%生石灰涂刷被雜菌危害部位可抑制雜菌蔓延。 2、若綠霉菌發(fā)生在培養(yǎng)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內時,用PH10的石灰水擦洗患處,可控制綠霉菌的生長。 3、若發(fā)現(xiàn)袋內有黃、紅、綠、青等顏色的斑塊即為雜菌、較輕的可用福爾馬林液注射患處,移到另室單獨培養(yǎng),仍有一定產量。

香菇室外袋料栽培技術

香菇是重要的食用菌之一,代料栽培就是用木屑、桑枝粉、棉籽殼等人造菇木代替段木栽培香菇。該方法資源廣,產量高,生產周期短,經濟效益高,非常適合廣大農民栽培。?

1、菌種選擇?

香菇品種類型較多,常用的為中低溫型。這類香菇發(fā)菌的最適環(huán)境條件是氣溫24~27℃,培養(yǎng)料含水量60%左右,無光或弱光。出菇期最適環(huán)境條件是氣溫8~16℃,空氣新鮮、潮濕,三分陽七分陰。實際選擇菌種時,可選擇中溫型的856、CrO?2、L26等。每瓶菌種要求無雜菌,無害蟲,種性純,菌絲生長健壯。

?

2、培養(yǎng)料配制?

培養(yǎng)料的組成包括雜木屑、麩皮或米糠、糖、石膏粉、尿素、過磷酸鈣等。雜木屑是香菇菌絲的主要碳源物質,可用鋸木廠的闊葉樹鋸屑,也可用闊葉樹的殘次廢材和枝椏的粉碎物;麩皮或米糠是香菇的主要供氮物質,應選用無霉變的新鮮料;糖是供菌絲生長發(fā)育前期吸收利用的速效性碳源,白糖、紅糖均可;石膏粉則既可提供鈣素,又可延緩培養(yǎng)料的酸化過程;尿素和過磷酸鈣分別為氮肥和磷肥,提供氮、磷、鈣等營養(yǎng)物質。培養(yǎng)料的配方為雜木屑77%、麩皮或米糠20%、糖1.2%、石膏1.8%,或雜木屑78%、麩皮16%、玉米粉2%、石膏2%、過磷酸鈣0.5%、尿素0.3%、糖1.2%。將可溶性的尿素、過磷酸鈣、糖等先溶于水中,其它粉末狀物干拌后合在一起,邊加水邊拌料,反復多次。加水至手捏能成團,觸之能散的程度,此時含水量約為60%左右。

?

3、滅菌?

將折徑15cm、厚0.04mm的低壓聚乙烯筒膜截成55cm長的筒料,一端封口。將培養(yǎng)料裝入塑料筒袋內,每袋重0.9kg(干料)左右,扎口后放入常壓滅菌灶。灶內中心留一定空間,促使蒸汽均勻分布,提高滅菌效果。旺火加溫,鍋內溫度升至100℃時,改用文火,持續(xù)10~12小時后停止加溫,降溫至70℃左右時出料。

?

4、接種?

待培養(yǎng)料筒冷卻到28℃以下時,連同酒精燈、接種箱、打孔器、接種耙等接種工具等用品,先經0.25%新潔爾滅溶液表面消毒,然后搬入接種箱,每立方米空間加福爾馬林10ml,高錳酸鉀5g混合,關閉玻璃窗、操作孔,熏蒸半小時,可使微生物細胞蛋白質凝固變質而死亡。之后接種人員用75%酒精擦洗雙手,伸入接種箱內邊打孔邊接種,并同時貼好膠布。這一過程要求動作快,持續(xù)時間短。膠布可用食用菌專用膠布或醫(yī)用膠布,大小為3.5cm×3.5cm。

5、發(fā)菌管理?

將接種后的筒料搬入清潔干燥的房間內,成“井”字形堆疊,高80~90cm。平時經常開窗通氣,其間翻堆2~3次,剔除雜菌污染部分筒料。經40~50天后,菌絲長滿筒袋,這時稱“人造菇木”。當多數(shù)人造菇木出現(xiàn)少量褐色斑塊時,可轉入出菇管理。?

6、建造菇棚

選擇近水源的旱地或冬閑地,挖寬1m深15~20cm的畦,畦面上搭30cm高的橫放梯子般的菇架和中心部位1m高的小弓棚,在此基礎上再搭建蔭棚,蔭棚一般高1.8~2.5m,蔭棚四周和頂部圍蓋草簾,使之能透入三分陽光。?

7、脫袋

將發(fā)育成熟的人造菇木剝去筒膜,斜靠在菇架上,每袋間距10cm左右。并立即覆蓋薄膜(最好是0.07mm厚的農用高壓聚乙烯膜),保溫保濕。

?

8、出菇管理?

脫袋后3~4天內,膜內氣溫保持在26℃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85%以上。當菌筒表面長滿白色絨毛狀菌絲后,每天通風1~2次,每次半小時,迫使絨毛狀菌絲倒伏。1周后,菌筒表面會產生茶色小水珠,菌膜逐漸加厚、色澤轉深。此時,噴水沖洗褐色分泌物,薄膜日蓋夜揭,拉大日夜溫差,持續(xù)3~4天,表層長出小突起即菇蕾。香菇是變溫結實性菇類,菇蕾需低溫和日夜溫差刺激才能形成。此后應繼續(xù)保溫保濕,并加強揭膜通氣,小菇蕾就逐漸長大。待菇蓋八分成熟,呈銅鑼邊時采收、烘干。?

每潮菇采收后,加強通氣,停止噴水3~5天,養(yǎng)菌生息,以后又轉入出菇管理,大致經1個月后又可采收第二潮菇。采收2~3潮菇后,用鐵絲在人造菇木中心戳一個洞,在菇木上壓重物后浸于水中。當人造菇木重量接近原先重量后再取出,在膜內保溫發(fā)菌2~3天,加強揭膜通氣,促進下潮菇的形成和生長。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至第二年5、6月份結束。?

在整個出菇階段,早秋、晚春應防止高溫燒菌爛料,冬季,特別是菇蕾期應注意保暖防凍,此外,還應做好病蟲防治工作。

種植及管理方法:首先把溫室或大棚的地趟平,然后用高錳酸鉀和甲醛合在一起消毒,地面也可灑些白灰消毒,消毒后可以把培育好的食用菌黑木耳袋,按每平方米5―6袋擺放,在擺放前把食用菌袋隨著圓型用刀劃九個口,每個口大約5厘米左右,用于長出木耳用。擺放好黑木爾后第二天開始噴水,每天早晚各噴一次水,潮濕度一般掌握在80%以上,天熱時要用草蓮子遮掩,一般用一層草蓮子足夠,大棚溫度一般控制在10―25℃,一個月以后即可產出好木耳。

栽培黑木耳,首先就要選擇栽培場地,栽培場地選好后就應準備耳木,常用的耳木種類有完斗科和樺木材的樹種,選胸高處直徑10~12cm的耳樹,砍伐后截成1~1.2m長段,截面用新石灰涂刷,然后置于通風向陽處架曬。

黑木耳菌種分鋸木屑菌種與枝條菌種,前者用鋸木屑與麥麩等配制成培養(yǎng)基;后者用直徑1cm的枝條切成1.5cm長,加入蔗糖、米糠等營養(yǎng)成分,裝瓶后高壓滅菌,接入母種,在25~28℃下培養(yǎng)1個月,菌絲即可長滿瓶。

接種用的工具應預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電鉆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鋸木屑菌種則應填滿穴,按緊后蓋好預制的樹皮蓋。枝條菌種插入接種孔后用錘敲緊,使之與段木表面平貼、無孔隙。

菌種定值時,首先應上堆發(fā)菌,將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內溫度以20~28℃為宜,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當菌絲已伸延到木質部并產生少量耳芽時,應及時散堆排場。一般采用平鋪式排場,用枕木將耳木的一端或兩端架起,整齊地排列在栽培場上,經過1個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方法,先埋兩根有杈的木樁,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橫放一根橫木,耳木斜立在橫木兩側。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約45°為宜,晴天或新耳木角度可大些,雨天或隔年耳木角度應小些。起架階段栽培場的溫、濕、光、通氣條件必須調節(jié)好,但管理中心是水分問題。起架后最好隔

黑木耳屬于腐生性中溫型真菌。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但以22~32℃最適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實體,但以20~24℃最適宜。菌絲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長,子實體形成時要求耳木含水量達7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90%~95%。菌絲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長,子實體生長期需250~1000 lx的光照強度。為好氣性真菌,pH5~5.6最適宜。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熱門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