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鱖魚是桂魚嗎?鱖魚和桂魚的區(qū)別

來源:www.wisdom-airtools.cn???時間:2023-01-10 15:52???點擊:249??編輯:admin???手機版

一、鱖魚是桂魚嗎?鱖魚和桂魚的區(qū)別

鱖魚是中國特產(chǎn)魚,在我國南北方均有分布,日常飲食以紅燒鱖魚或是清蒸鱖魚為主。那么,鱖魚是桂魚嗎?鱖魚和桂魚的區(qū)別是什么?

鱖魚是桂魚嗎

一般俗稱的鱖魚和桂魚都是一種魚,淡水魚。

因為鱖魚的鱖字比較難寫,又很容易讀錯,所以就寫成桂魚了。

鱖魚和桂魚的區(qū)別

鱖魚 [mandarin fish]。中國產(chǎn)的一種美味食用魚(Siniperca chuatsi),俗名花鯽魚,亦稱“桂魚”。屬l科,體側(cè)扁,青黃色或橄褐色,具許多不規(guī)則的暗棕色或黑色斑點,背隆起,口大,下頜突出,背鰭一個,鱗細小、圓形,性兇猛,捕食水中魚蝦

桂魚學(xué)名鱖魚,又名桂魚、鱸桂。在魚類分類學(xué)上屬鱸形目。其中以翹嘴镢生長最快。桂花魚肉質(zhì)豐厚堅實,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zhì),肉刺少,可補五臟、益脾胃、充氣胃、療虛損,適用于氣血虛弱體質(zhì),可治虛勞體弱、腸風(fēng)下血等癥。

鱖魚藥膳功效

1、肺結(jié)核、咳嗽、貧血

用鱖魚1條(500克以上),去腸雜、魚鱗,百合20克,貝母5克,冰糖適量,隔水蒸熟后,去藥渣,魚肉及百合共食。也可用鱖魚煮的湯,加人大棗和糯米熬粥食用。

2、虛勞羸瘦,腸風(fēng)便血

取鱖魚1條去腸雜、魚鱗,單獨清蒸或與豆腐共煮食用。

3、目刺粳喉

用鱖魚膽汁加入米酒中化溫呷下,可使卡人咽喉的骨刺、異物隨涎而出。

4、老年體弱無力

取鱖魚1條,黃芪、黨參各15克,淮山藥30克,當歸頭12克。把藥物煎后取汁,再放人鱖魚共煮熟食用,可調(diào)補氣血。

5、腸風(fēng)瀉血

取鱖魚肉100克、豬肉50克,切絲后入油鍋,加適量生姜、蒜、鹽、料酒、味精炒一下,再把浸泡6小時的糯米100克加入煮成粥,撒些胡椒粉即可食用。鱖魚為虛勞食療要品,患寒濕病者不宜食用。

二、鱖魚和桂魚的區(qū)別魚的做法 鱖魚和桂魚的區(qū)別魚的做法是什么

1、桂魚和鱖魚的區(qū)別是同一種魚,只是叫法不一樣。

2、清蒸鱖魚。大蔥段洗凈切絲,小尖椒洗凈去籽切絲,一起入清水中浸泡至自然彎曲。桂魚兩側(cè)各劃上一刀。魚身雙面和魚肚內(nèi)都抹上料酒,均勻撒上鹽。接著放上姜絲或姜片,魚肚子里也塞入姜片。鍋中提前倒入適量的清水煮開,把桂魚入蒸鍋中大火蒸煮約10分鐘。蒸熟之后取出,倒掉多余的水分,給桂魚淋上蒸魚鼓油。鍋中倒入食用油燒至微微冒煙。放上瀝干水分的蔥絲和尖椒絲,趁熱把食用油淋在蔥絲和尖椒絲上。

三、鱖魚有幾種怎么區(qū)別

鱖魚一般分為9種,分別為翹嘴鱖、大眼鱖、斑鱖、白頭鱖、波紋鱖、暗鱖、長體鱖、高體鱖、柳州鱖。以大眼鱖和白頭鱖為例,它們的區(qū)別是:大眼鱖的上頜骨后端僅伸達眼后緣的下方,眼睛較大,下頜前方犬牙不明顯,幽門盲囊較少,頰部沒有鱗片;白頭鱖的頭略尖,口較大,下頜稍向前突出,上下頜犬齒不發(fā)達。

一、翹嘴鱖

翹嘴鱖又稱為桂魚、桂花魚、胖鱖魚、季花魚、螯魚、花鯽魚,嘴巴比較翹,因水域的不同而生長速度有所差異,但總的來講,江南地區(qū)比北方迅速,南至廣東、北至黑龍江的幾乎所有江河湖川都有分布,唯以長江中下游水域為較多。

二、大眼鱖

大眼鱖的眼睛比較大,頭長為眼徑之4.7-5.1倍,上頜骨后端僅伸達眼后緣之前的下方,下頜前方犬牙不明顯幽門盲囊較少,常在100以下,側(cè)線有孔鱗85-98,頰部沒有鱗,亦為肉食兇猛魚類,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或淮河中、下游各地。

三、斑鱖

斑鱖體為棕黃色或灰黃色,腹部頭頂、背部及側(cè)線上卜都有近似圓形的大小不等的黑斑,但不呈條紋狀,各鰭棘上有黑色斑點,胸鰭、腹鰭為淡褐色,主要生長在桂江、西江的湖泊水域中,底棲,喜清水,特別喜歡藏于石塊、樹根或繁茂的草叢之中。

四、白頭鱖

白頭鱖喜愛生活在流水環(huán)境,頭略尖,口較大,下頜稍向前突出,鼻孔離眼前緣遠,上下頜犬齒不發(fā)達,鰓耙一般為7個,幽門垂扁平不分枝,共分三葉,在同類魚中鱗片稍大,眼后緣的鰓蓋上有3條黑色狹條紋,后鰓蓋骨上角有一黑斑,個體不大,主要分布于浙江、廣西及海南島等地主要河流中。

五、波紋鱖

波紋鱖體長為圓形,側(cè)扁,頭大,眼睛多為藍色,吻略尖突,口大,下頜稍長,兩頜有尖齒,前、間鰓蓋骨后緣有明顯鋸齒,鰓蓋骨門緣有2刺,在淡水中生長,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多棲息于底質(zhì)為礫石或沙灘的水域中,產(chǎn)地在貴州獨山、安徽休寧、廣西羅城。

六、暗鱖

暗鱖體側(cè)扁,背部呈弧形,口端位,上下頜幾等長,口較小,上頜后端達眼中部,眼大,鰓耙數(shù)為6-8個,側(cè)線鱗為64-70個,幽門垂為10個左右,體色比較深暗。

七、長體鱖

長體鱖體較細長,頭尖長,下頜突出,犬齒成單行,上頜后伸至眼中部的上緣,其前部犬齒為多行,鰓耙退化,頰部、鰓蓋及腹鰭前的腹面都有鱗片,幽門垂大約10個,主要生活于江河緩流地區(qū),湖泊中較少,個體小,常見的體長為100-200cm。

八、高體鱖

高體鱖體高,側(cè)扁,背緣弧形隆起,腹緣平直,頭較長,吻尖突,眼睛較大,間鰓蓋骨下緣有鋸齒,口大,下頜顯著突出于上頜之前,上頜骨后端遠伸越眼后緣下方,牙尖銳,上頜前端有大犬牙,下頜前方及兩側(cè)牙部分擴大為犬牙,口閉時外露,體被小圓鱗,頰下部被鱗。

九、柳州鱖

柳州鱖大多數(shù)生活在深水、巖石洞中,喜食小魚小蝦,僅分布于廣西柳州柳江,體側(cè)扁,頭后低平,背緣淺弧形,口大,下頗突比于上頜之前,眼較大,側(cè)上位上頜牙絨毛狀,下頜兩側(cè)枝有膨大錐狀牙1行。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