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立秋是什么說法?

來源:www.wisdom-airtools.cn???時間:2023-03-20 22:05???點(diǎn)擊:192??編輯:admin???手機(jī)版

立秋是什么說法?

民間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钡恼f法。

這是一種從古代起就流傳的說法,人們認(rèn)為:立秋的早晚會影響到天氣情況,其實(shí),不管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天氣都會逐漸涼爽起來的,因?yàn)榱⑶锞褪沁M(jìn)入秋季了,炎熱的夏天過去,秋天來臨,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立秋的早晚的劃分是以一天之中的中午為界定,若是立秋時間在上午,那么這年的立秋就算是“早秋”。

如果這立秋的時間是在下午的話,那么這年的立秋就是“晚秋”。而今年立秋的時間是在下午兩點(diǎn),所以今年就是晚立秋。晚秋不涼萬物收。

立秋之后,有很多農(nóng)作物還處于生長階段,像中稻還處于灌漿時刻,而晚稻則剛剛移栽沒多久。若遇上晚秋,天氣則還會熱上一段時間,這對于農(nóng)作物來說是極好的,能有一個好收成。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jié)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扒铩本褪侵甘钊鰜恚馕吨锾斓拈_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zhuǎn)涼,再由涼轉(zhuǎn)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

立秋的來歷

“立秋”還是一個收獲的標(biāo)志,所謂“秋不涼,籽不黃”,對于立秋,更多是有利農(nóng)事的收獲。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jié)的節(jié)氣。據(j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yù)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jié)果孕子,收獲季節(jié)到了。古人把立秋當(dāng)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jié)氣,因此也稱之為”立秋“。

立秋的來歷民間故事

立秋的來歷民間故事一:秋神蓐收

遠(yuǎn)古傳說中的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盤著一條蛇,右肩上扛著一柄巨斧。山海經(jīng)上說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山。蓐收耳朵上的蛇寓意著繁衍后代,生生不息?!对娊?jīng)?斯干里》說: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如果夢到蛇,會生一個漂亮女兒。

蓐收肩上的巨斧,表明他還是一位刑罰之神。古時處決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叫秋后問斬。秋天有殺氣。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所以蓐收到來的時候,總帶有一股涼意。

立秋的來歷民間故事二:一葉知秋

《五燈會元》里記載說:世尊于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祖于是將衣缽傳給了迦葉。小桃核牽連著的是大瘟疫,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摩訶迦葉能從佛祖拈起的一朵金婆羅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萬有的佛法。以小明大、見微知著是一種大智慧。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立秋的習(xí)俗:

民國以來,在廣大農(nóng)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yù)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fēng)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fēng)俗。立秋的主要習(xí)俗有:立秋節(jié)、摸秋、秋忙會、貼秋膘等。立秋節(jié),也稱七月節(jié),對于耕農(nóng)的人們來說,秋天意味著一整年的收獲,也是好的意頭的節(jié)氣。

立了秋,便把扇子丟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

秋天宜收不宜散

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蘇)

六月立秋緊“丟丟”,七月立秋秋里游.(閩南)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蘇)

秋后還有二十四個餓老虎。

六月底,七月頭,十有八載節(jié)立秋。

早晨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

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

立了秋,涼颼颼。

立了秋,扇莫丟,中午頭上還得用。

立秋早晚涼,中午汗?jié)裆选?/p>

立了秋,棗核天,熱在中午,涼在早晚。

立秋不立秋,還有一個月的好熱頭。

立秋反比大暑熱,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鉆。

七月秋風(fēng)雨,八月秋風(fēng)涼。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

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zhǔn)盏郊摇?/p>

立秋栽蔥,白露栽蒜。

秋耕深,春耕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斗

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立秋溫不降,莊稼長得強(qiáng)。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

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無雨人人憂。

秋旱如刀刮。

春旱播種難,秋旱減一半。

立秋雨滴,谷把頭低。

立秋雨豐,黍子返青。

三伏有雨好種麥。

七月不保墑,種麥打饑荒。

馬吃夜里草,麥?zhǔn)掌咴聣劇?/p>

秋不涼,粒不黃。

晝夜溫差大,有利籽粒發(fā)。

麥到芒種,稻(早稻)到立秋。

立秋種蕎麥,秋分麥入土。

立了秋,掛鋤鉤。

一場秋雨一場涼,立秋一年又要過完了。

下了一整夜的雨,就是下晚了。

?立秋前一天下了一整夜的雨,正好可將夏季的悶熱帶走,給即將到來的秋一個涼爽。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fēng)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fēng)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區(qū)別,所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保词翘嵝讶藗儾豢蓪Α傲⑶铩泵つ繕酚^,有時候“立秋過后,還有‘(秋)老虎’在一頭”。其實(shí),“立秋”降溫最大的法寶是下雨,“秋前秋后一場雨,白露前后一場風(fēng)”,這是人們長期觀察總結(jié)得出的結(jié)論。人們對秋雨無疑是歡迎的,“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在通常情況下,“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時還要打雷,這標(biāo)志著“立秋響雷,百日見霜”?!傲⑶铩焙竺拷狄淮斡?,氣溫也隨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即在于此。但“立秋”后無雨的情況也是有的,其標(biāo)志就是“秋前北風(fēng)馬上雨,秋后北風(fēng)無滴水”,最直接的后果也很明顯:“立秋無雨秋干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對于農(nóng)事的影響相當(dāng)大。古代農(nóng)業(yè)社會,農(nóng)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于過節(jié)。因?yàn)椤袄状蚯?,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nóng)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農(nóng)作物就會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fēng)調(diào)雨順,可以坐等豐收。同樣,“立秋”的早晚也相當(dāng)重要,“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傲⑶铩焙笙虏幌掠旮鲆暡坏?,“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因?yàn)椤傲⑶餆o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由此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獲的標(biāo)志,所謂“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jié)頂”,一個金色的秋天就要到來了。在這個季節(jié)里,人們盤算最多的就是農(nóng)事:“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zhǔn)盏郊摇?;“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享受收獲之樂的同時,也要掌握好工作的節(jié)奏:“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斗”。對沒進(jìn)入收獲期的,“立秋”后也需注意:“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后”;“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立秋”也相應(yīng)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立秋既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yǎng)生從來是人們不可忽視的重要內(nèi)容。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便把扇子丟”。因?yàn)椤耙粓銮镉暌粓龊?,所以“十場秋雨要穿棉”。天涼了,還應(yīng)注意“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人們甚至認(rèn)為“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在飲食起居方面,古人認(rèn)為“秋天宜收不宜散”,應(yīng)切記“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還應(yīng)“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yīng)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這樣才合乎秋季養(yǎng)生之道。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欄目
熱門圖文